公司新闻

AG尊龙凯时颐和园的奇石个个有来历

2024-02-15 11:46:4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AG尊龙凯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是世界上最为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自公元1151年金主完颜家族迁都燕京,历朝历代均有修建,直到1750年乾隆帝为庆祝母亲的寿辰大规模改建扩建,才形成今天颐和园的规模,整个园区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清代“三山五园”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乾隆皇帝当年把颐和园划分为万寿山与昆明湖两个区域,环以围墙,称清漪园。如今游览颐和园,园内有几块大石头雕琢的“镇园之宝”,便是绝对不可错过的景致。而这几块大石头,各有一段传奇故事。

  颐和园内有个园中园叫“乐寿堂”,院内有一块横卧在汉白玉石座上的巨石,名叫“青芝岫”。但是,这块石头的名字虽然好听,“俗名”却不怎么样了,因为大家常把它叫做“败家石”。“败家石”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典故?

  这块所谓的“败家石”产自北京西南房山区,是400多年前明朝官员米万钟发现的。相传米万钟是宋代米芾后嗣,爱石成癖,人称“友石先生”,他一生走访了很多地方,爬山涉水,不畏艰险,收藏了大量奇形怪石。

  过去的北京,出了二环后,荒地非常多,偏偏海淀区有一片荒地被米万钟相中了。他觉得此地风水极佳,便出钱派人开垦,精心设计AG尊龙凯时,用心营造了一处园林,取“海淀一勺”之意,命名为“勺园”(今北京大学校园内)。米万钟为了寻求勺园中的置石,不辞辛苦踏遍京郊荒山野岭。

  某一日,米万钟来到大房山寻石,发现一块长8米、宽2米、高4米的巨石,经自然风化后,通体千孔百穴,嶙峋瘦透,堪称奇石。米万钟痴劲大发,欲将此石搬到北京府内收藏。可是石头太大太重了,人抬不起,马拉不动。有人给他献策,遂雇用百余人,开山铺路,又在路旁每隔3里打一眼小井,5里打一眼大井。在严冬以水浇路,大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窝,用40匹马拉着巨石在结冰的路面上滑行运输。如今,在房山、丰台还有不少叫大井、小井的古村。

  当巨石被运到平原区域的良乡时,不少朝中官员和文人都慕名去欣赏这块巨石,这一盛况也惊动了魏忠贤私党。米万钟对奸臣当政者不平不谀,魏忠贤手下私党名列五虎之一的倪文焕假造罪行,诬害米万钟,使他获罪丢官。米万钟怕说出真情会惹出更大祸患,便假托因运石财力耗尽,只好丢弃路边,尔后人们越传越出奇,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

  百年之后,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归来,走到良乡看到了这块姿态不凡的“败家石”,对其赞不绝口,爱不释手,如获珍宝,欲将其移到颐和园中。当时乐寿堂的正门“水木自亲”已经修好,为了将“败家石”运进乐寿堂,乾隆不惜拆墙破门,将其安放在乐寿堂前,又在左右分别竖起了两块形状别致的柱状太湖石,以烘托之。

  皇太后得知此石来历后道:“此石既败米家,又破我门,其名不祥!”乾隆把此石置在乐寿堂后,经常观望欣赏。考虑到母亲的讳忌,根据此石的形状和润色,取意石岩突兀如青芝出岫,起名“青芝岫”,并将三个字刻在石头上。大臣和太监们等非常领悟乾隆的爱石心态和用意,各施技艺,竭力说服太后接受这块“败家石”。最后,太后认同了此石。乾隆称心如意,又挥笔题写了“神瑛”“玉秀”四个大字,还命大臣们题字写诗,都刻在大青石上。

  与“败家石”不同,颐和园内还有一块来自“勺园”的奇石,它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叫“寿星石”。“寿星石”位于仁寿殿门内正中,连石座高约5米、宽2米,正面欣赏这块奇石,其轮廓酷似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因此将此石称为“寿星石”。

  “寿星石”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颐和园时从勺园移来的。明代灭亡后,勺园归清代官家所管,不久建为弘雅园。康熙年间,该园被赐给郑亲王作为府邸,康熙亲自为该园题写“弘雅园”三字;乾隆时期,弘雅园改为集贤院,赐给文华殿大学士和坤,和坤大肆扩建,并将其改名为漱春园,使其成为当时京西的一座名园;嘉庆四年(1799年),和坤被治罪,漱春园被收归内务府,改为墨尔根园;民国八年(1919年),墨尔根园被卖给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前身,而这块“寿星石”最早的收藏者是出自一代石痴米万钟的勺园,还是郑亲王的弘雅园,抑或是和坤时代的漱春园,还是后来的墨尔根园,现在已无从考证。不大的园林在400年间跑马灯似的换过5次主人,“寿星石”的身世也成为了永远的秘密。

  颐和园的长廊非常有名,在长廊的尽头有一个院子往往被众人忽略,院中有个“石丈亭”,这并不是一个亭子,而是由15间屋子组成的院落。院内有石,名为“丈人石”。追溯这块石头的故事,要从另一位“米”家的名人说起,他就是宋代书画家米芾。米芾是一个喜石成癖的人物,此人违世脱俗、倜傥不羁,人称米癫。他曾做官安徽无为军,到任之时看见官署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便命人取来官服、笏板对石下拜,呼之为兄。这便是石丈亭取名的典故,在此,“丈”作长者讲。米癫拜石常作为绘画的题材,颐和园的彩画中,也有这个主题。

  乾隆之所以取“石丈亭”这个名字,是因为“丈人石”高可过檐,体态优美,温润挺秀,石身上百洞千窝,既透且漏,颇有古玉雕的风韵。于是,乾隆便引用了米氏拜石的故事,反复写了许多石丈亭的诗。当然这块石头并非原来米芾拜过的,而是修建清漪园时,各地官员向乾隆争献宝物以求巴结讨好,一位姓曾的官员送给乾隆的。

  颐和园里还有两块石头,与清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两块石头被人称为“母子石”,位于玉澜堂内。玉澜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经两次劫难,被毁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后的玉澜堂是光绪皇帝在颐和园的寝宫,就方位来看,玉澜堂东临上朝处理政事的仁寿殿,西北靠近慈禧居住的乐寿堂,后有光绪皇后隆裕居住的宜芸馆。

  在玉澜堂正门外有一对守门的石头,高约2米,是极普通的两块岩石,左为钟乳石,右为角砾灰石,石体既无形又无纹理,质粗平淡毫无生气AG尊龙凯时,但却是慈禧太后命人特意从静宜园(香山)移来的。此两块石头何以被慈禧老佛爷如此稀罕?自有一段曲折生动的故事在其间。

  传说此二石绝非园林造景之置石,乃慈禧太后以“母子”之情为喻,告诫光绪所立的二石。光绪初登帝位时年仅5岁,慈禧借此垂帘听政,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皇帝亲政时,慈禧仍控制朝政,并握有任免大臣的权力。而光绪血气方刚,是一位想有一番作为的青年,同时又受其师翁同龢的影响,想摆脱慈禧的控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满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国内外危机日益严重,光绪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的影响,欲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慈禧察觉此举后,惧怕变法推行会威胁她的统治地位,特意在光绪的寝宫门前设置了这两块石头AG尊龙凯时,称之“母子石”,欲以母子之情牵制光绪,并明确告诫光绪不能摆脱她的控制。

  189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光绪6月11日颁布“上谕”,宣布变法的政治纲领,又陆续颁布数十道改革诏令。慈禧9月21日清晨发动政变,发布“上谕”说光绪有病,请太后再次“训政”。她废除了变法法令,下令逮捕康有为、谭嗣同等改良派,囚禁光绪于的瀛台,后又转移到颐和园的玉澜堂,“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

  现在的玉澜堂已基本恢复了皇帝寝宫的面貌,但是为了使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留些实物,东西配殿的暗墙依然保持着原样,使这座古建筑更具有了其历史文化的韵味。“母子石”原封未动,作为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留给后人的思考。

  颐和园还有一处引人入胜的奇石,便是石舫了。石舫原名清晏舫,关于清晏舫背后的故事更是几度波折,它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更是赋予了颐和园这一皇家园林一定的政治文化色彩,同时又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中国传统园林中最独特的一种水上建筑便是舫,它的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与舟船极为相似,故称之为“舫”。这种舫式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中的景致,还可以供人们在舫内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作为皇家园林颐和园,其“石舫”堪称中国园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镌刻有砖雕装饰,整座石舫精巧华丽这座石舫建于清代乾隆时期,不过,乾隆皇帝建造这“石舫”的本意,并不单单是坐船畅游昆明湖,也不是因为对“舫”情有独钟,而是别有一番用意。从乾隆皇帝的大作《御制石舫记》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为建石舫,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雪棹烟蓬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澜,载舟昔喻存深慎,盘石因思奠永安。”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实是想借用古训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告诫后人“水不能覆”,并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遗憾的是,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里迢迢乘着坚船带着利炮而来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石舫重建时,按慈禧意图,原为古建筑形式的舫上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观赏风景和饮宴的地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