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AG尊龙凯时我的石缘、诗缘与红楼缘

2023-12-16 08:51:3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AG尊龙凯时毛惠民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他自幼爱好广博而于书艺法情有独钟,初习唐楷,专攻颜体,后上溯北碑、汉隶,钟鼎大篆,在复旦求学期间深得王蘧常、周谷城、张森、周志高等诸多名家亲自指点。1986年天水放马滩秦简出土,毛惠民有缘参与了天水秦简的征集,挖掘,保管之全过程,在整理过程中,深为秦人墨迹的独特风韵所震撼,从此潜心研究,朝夕临摹。探讨天水秦简书风及源流的专论《从天水秦简看秦统一前的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在1990年《书法》杂志第四期刊出,是我国从书法角度研究天水秦简的第一人。为了更深发掘秦简书法艺术宝藏,毛惠民站在历史的长廊中,溯源于旧、新石器时代朴拙之意,忘情于夏、商、周铜器厚重之态,畅神于秦汉之雄风,留恋于盛唐之典丽,从秦简书体入手,苦研古文字学,经十余载艰辛求索,终铸成迹简意远,深邃古雅,耐人寻味的独特书体——简古体。毛惠民先生的 简古体胎息于大篆,涵鲁公之宽博雄伟,融秦简之率意天真,行笔轻松自如,书风古朴自然,其作品先后被多家文博单位、著名馆室、寺观庙宇收藏或刻石。毛惠民先生于1998年,在清水县花石崖风景区精心创作了每字9平方米的“补天石”题刻。雄浑古朴的石刻让我对石文化产生了迷恋。那是我与石的一次结缘。

  但若要说冥冥之中与石产生的一种不可言状的因果和联系,则要追溯到读小学时偷看的《红楼梦》了。那时,年纪太小,不可能对《红楼梦》里所描述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什么太多的认识,不过是对青埂峰上的一块奇石所拥有的奇遇产生了好奇罢了。可终究由于被书中繁多的人物关系弄得头晕眼花而放弃了阅读兴趣。但还是常常缠着父亲,询问这方奇石是怎样被一僧一道点化成美玉,怎样坠落尘世,怎样让其伴随着贾宝玉享受荣华富贵的。但父亲的回答,总是让我无法满意。

  现实生活中,喜爱奇石、与石结缘,是因了自己最早得到的南京雨花石和清水的庞公玉。记得在2002年的阳春三月,来自兰州,东北两地七位退休老人,在天水市书画院举办“中华石宴”“头发怪石”精品展。于是就有了:“物华天蕴宝,人杰地呈灵。满目奇珍宴,只缘秀石成。其哉毛发石,精致夺天工。形色珍无价,质纹自有情。莫言石小巧,雅趣意纵横。碧海映明月,青溟展大鹏。红杉仙境出,露水荷花馨。百态江河现,千姿湖海容。身经万里浪,韵涵大千风。物象贵天然,石魂感志诚。觅寻实不易,高格众人惊。净化灵魂石,无言品亦重。秦州奇石展,荟萃其藏精。同声歌大雅,共赞夕阳红。”石不能言最可人!我被这些奇石所拥有的形体、质地、色泽、纹理所具有的美感深深吸引住了。红学家周汝昌说过:“人为天地之宝,石乃天地之灵,灵故识宝,宝亦通灵。”这些极具“形、质、色、纹”的奇石,其外形纹理,或飘逸、钝拙,或艳丽、质朴。其历经沧桑的亘古情怀都是能够打动人心的。

  而自己结缘于艺术,结缘于文字写作,更多的是受益于《红楼梦》。如果说,虚幻的《石头记》是我从事格律诗词创作的启蒙老师,那么,结识姚来春和他们的《清水红楼》,无疑是一种石头、艺术与红楼的共同结缘了。那是七,八年前,我的新闻同行杨仲凡老师提供给我一新闻线索,说是清水一中的姚来春老师通过嫁接后,能在一棵桃树上让这棵桃树开出多种花色,值得采访和报道。这则消息后来被我以《奇,一树开出多色花》而刊发,随着与姚老师的了解,对他命途多舛且不甘屈服、自强不息的高尚人格魅力所吸引。后来相继为他做了人物专访《我想让家乡像大观园一样美丽》及《古建园艺在清水》。

  姚来春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清水人原为清水一中语文高级教师。由于热爱《红楼梦》而走进了大观园,由爱大观园而爱上了园林艺术,又由热爱园林艺术而产生了要把清水一中、清水县城建成“花柳繁华地,生活诗意乡”的想法。慢慢地,建设大观园般美丽的园林城市,便成了他的一个梦想、一个情结。在地杰人灵、钟灵毓秀、天人合一这些环境育人的哲学理念指导下,在清水一中所在地永清堡上,他首先确立了“园修日月云霞景,寄寓人文陶养情”的思想基础AG尊龙凯时,他与校内热爱园林工作的老师切磋探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小块的台阶地修造了韶华园、新月园、绿云回廊、栖霞苑、清音坛及毓秀园等人文景观。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花园、园林式的校园初具规模,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荣誉。特别是2007年I1月,中央电视台几名记者到永清堡采过风,曾由衷地感叹道:“真漂亮,景致线年,有着四十年教龄的姚来春老师退休后,他几乎把应该休闲的时间和自由都用于帮助城区学校、幼儿园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搞绿化、美化工作,他义务设计监修的园林景观已达十五六处。尤其在清水五中八十多亩的校园里,由他统一规划、设计、指导,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修成的园林,曾受到省内专家的高度称赞。那里“二泉映月”的荷花池、世事洞明皆学问的“观复泉”,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规矩园”,“时空花园”、“星月花园”、“钟瑞园”、“筑秀园”、“蝶恋花”、“春华秋实”、“牡丹长廊”,“松竹梅合欢”的四周花木六百多株观赏桃花梅花、银杏和皇宫垂柳等名贵珍稀花木,共同营造的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让校园充满画意诗情。

  王玉明先生是位藏族汉子,年仅40多岁,朴实真诚,话语不多,但艺术成就非凡。交谈中,令我大为惊奇的是这位藏族汉子,竟然也是一位《红楼梦》爱好者。他创作的《红楼梦大型组合洮砚》由四块上等洮河绿石料组成,全长586CM、宽55CM、厚12CM。图案取材于古典名著《红楼梦》故事,其雕工运用浮雕、透雕和圆雕手法,刻画了一百多位红楼故事人物。砚池安排在整体中间,图案主景是宝、黛在河池边葬花,整体前呼后应,和谐统一,刀法生动流畅,人物形象逼真,把一丝不苟、细腻精良的做工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件集形,气、工、质于一体的绝世佳作!加上配有百兽吉祥物艺术根雕底座五组,国内外砚界可谓是首屈一指!这件作品曾获得“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艺术节”特等奖、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产品创新一等奖。

  《洮砚的鉴别与欣赏》对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作了全面解读,全书共分五章,重点对洮砚石材的采集、独到的雕刻技艺、民俗图案的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收藏、鉴别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适合洮砚收藏者及洮砚雕刻艺人借鉴。该书将鉴别特征与现实市场投资和收藏保养技巧紧密结合;集收藏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图片丰美,知识点详细。其超强的视觉冲击力、实际操作指导价值,特色和亮点,着实令人爱不释手。

  张云,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审,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红楼梦》及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研究。曾参与《红楼梦大辞典》的修订工作。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红楼梦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首席专家。主要红学著作有《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也读红楼》《梦绕大观园——曹雪芹与红楼梦》。在《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明清小说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河北学刊》《学术交流》《中国文化研究》《红楼梦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红学论文七十余篇。除每年走进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进行《红楼梦》讲座及网络慕课外,还为北京恭王府、正定荣国府、无锡冯其庸学术馆等文化单位策划了多种系列的《红楼梦》主题讲座。她说:”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名著。因其囊括了历史万象,社会百态,风俗习惯,家族兴衰,山水园林,建筑工艺,戏曲音乐,书法绘画等而被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经典性AG尊龙凯时,更在于它的常读常新,意蕴深厚。无论我们何时何地打开《红楼梦》,它总是一个魅力无穷、充满文化力量的世界!”红学专家精辟翔实的话语无疑使我对红学的关注和热爱提升到了新高度。也就有了《五律·赠张云老师》:“一部石头记,百年天下珍。黛钗存灼见,兰桂伴萧晨。岁月冰心鉴,荣宁彩笔论。情张红学苑,云护采芹人。”

  随着对红学关注程度的提高,在2020年范瑞琦会长向我约稿为《清水红楼》写点文字,于是就有了《清平乐·赏读红楼题黛玉》“落红片片,悲泪盈盈满。眷眷痴痴潇湘馆,欲说还休缱绻。柔婉似水如莲,纤腰婀娜眉弯。绛萼仙姝前世,葬花焚稿谁怜?”的词作问世,并被中国词网每周点评推介,中国词网理事芈悦女士配乐诵读,先后被黄冈乡土知名诗人包东成先生AG尊龙凯时、中国词网理事、人民诗歌总编麦未黄先生及北京的叶子修先生撰文点评。上海女书法家钱小妹老师还进行了书法再创作。这使我深受鼓舞。更使我加深了学习红楼梦的极大兴趣。我想这些都是中国红学文化的艺术魅力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收藏过自然天成、神韵无穷的黄河石,钟情过雄秀相兼、丰富多彩的长江石,欣赏过粗犷古朴和铮铮傲骨的风砺石,品味过历经沧桑与斑驳凛然的太湖石,也青睐过楚楚动人和令人陶醉的南京雨花石,还吟咏过质地坚细、翠如碧玉、滑润溢翠的庞公石;更体会过洮河绿石洮砚那色泽碧绿、质坚而细、晶莹如玉的精美绝伦。因此,也就对各地各种类型的奇石格外痴迷。因为有了“挥毫创简古,列景惠黎民”的毛惠民先生,因为有了把“家乡建设得像大观园一样美丽”的姚来春先生,有了像王玉明一样“赋予洮河绿石以新的生命与灵魂的人”,也因为有了像“情张红学苑 云护采芹人”的红学专家张云先生。所以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不仅是奇石的风韵美,更是崇尚他们如奇石之高格,如奇石之坚定,如奇石之不渝的美德。愿更多的人与奇石和红学进行情感和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并与之为师为友。也衷心祝愿痴迷于传承中国奇石文化和红楼文化的群体队伍越来越壮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