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一周年 北交所實現穩健起步
9月2日,北交所宣布設立一周年。北交所開市以來,保持平穩運行,四梁八柱的基礎制度搭建完成,各項制度安排有效運轉,融資交易功能不斷強化,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企業、制度、文化和生態等要素不斷集聚,北交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新的起點與新的氣象,各界期待北交所繼續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市場盡快實現高質量規模積累,完善市場融資交易功能,健全市場產品體系,繼續發揮好“主陣地”輻射帶動作用,為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高度契合市場定位
“設立北交所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北交所有望成為中小創新型企業孵化、成長、蝶變的重要平臺,更多‘小巨人’企業將在這里成長為‘巨星’。”正在進行北交所上市輔導的新三板創新層企業金蘭股份董事長藺向光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交所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專家表示,北交所宣布設立以來,走出了一條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普惠金融之路,取得的成效至少包括四個方面:支持了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構建了一套特色制度安排、發揮了市場的紐帶作用、優化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生態。
北交所聚焦“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總目標。在100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中小企業占比接近八成,民營企業占比達到九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領域企業占比超過八成,覆蓋工業材料、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碳”和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其中,20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第四批名單)。
整體來看,北交所以試點注冊制為牽引,在遵循交易所建設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尊重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的特點,構建了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安排,包括服務對象精準包容、發行上市便捷順暢、融資機制按需靈活及交易制度便捷高效。
北交所四套上市準入標準兼顧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創新型企業,在已經上市的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既包括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包括具有創新特征的傳統行業企業;既有利潤過億元的大型成熟企業或細分行業龍頭,也有尚未盈利的初創企業。
上市審核高質高效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北交所方面了解到,開市以來,北交所秉持“開門辦市場”的理念,積極暢通咨詢溝通渠道,加強政策解讀和培訓交流,強化審核標準公開,提升全流程信息公開水平,不斷完善各項機制安排,已初步形成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發行上市審核生態,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整體運行良好,并初步形成三方面的特色。
精準包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北交所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申請上市公司客觀上表現出規模偏小、發展階段偏早的共性特征。在嚴格把關財務真實性、經營與內控合規性等方面的前提下,上市審核充分體現對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規律性問題的精準包容;在創新屬性上既支持科技創新,也支持模式創新、產品創新。
充分發揮存量企業監管優勢。北交所申報企業均為掛牌滿一年的新三板創新層公司,已經過掛牌準入、持續信息披露監管,北交所發行上市審核在已披露信息方面簡化披露要求,通過審核問詢進一步提高企業信息披露的針對性。
有效利用券商持續督導基礎。充分利用前期主辦券商的督導基礎,實施保薦機構與持續督導券商一體化,加強保薦機構責任,審核過程中強化盡職調查針對性,持續督導期間滿足特定條件可簡化核查。
北交所總經理隋強近期表示,當前北交所市場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加快聚集一批高質量上市公司,形成合理的市場初始規模和市場深度。
專家認為,客觀來看,北交所上市審核高質高效具有現實基礎:一是申報企業前期已有規范基礎。二是北交所與新三板一體發展、一體監管,助力持續提升北交所的審核質效。三是中介機構執業質量持續提升。
據了解,北交所通過流程再造,打通掛牌審查、持續監管、上市審核各環節,共享監管檔案,對申報上市的公司提前梳理,逐家形成有針對性的審核預案。北交所持續優化審核流程機制,不斷優化自律審核與輔導備案、發行注冊的協同聯動機制。
流動性有望提升
今年以來,A股市場總體震蕩盤整,北交所市場的流動性與估值水平亦有所波動。
業內人士表示,北交所屬于新興市場,市場規模有待進一步積累,品牌效應和影響力需要不斷積聚,流動性水平仍有提升空間。隨著上市公司數量進一步增加、結構進一步豐富,市場深度將進一步增加,優質上市公司集聚將帶動更多資金參與,進一步活躍市場交易。另外,北交所將研究降低交易成本,適時推出北交所指數,持續推進交易機制創新,豐富產品供給,滿足投資者多元化交易需求,促進提升定價效率。隨著相關舉措落地,市場流動性基礎條件將進一步改善。
統計數據顯示,北交所股票以小市值為主,流通盤規模較小,84%的公司總市值低于15億元。北交所投資者以合格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為主,該群體交易相對低頻理性,持股期限相對較長,更加關注企業成長帶來的中長期收益。因此,北交所市場的換手率不宜簡單與其他市場對標。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北交所新股上市前已在創新層掛牌交易,上市后價格呈現出更加復雜的買賣博弈特點,不會因為單次公開發行就產生明顯的流動性溢價。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基于確定性的發展預期,專業機構不斷加大布局力度,交易持倉比例穩步提升。北交所開市以來,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RQFII等長線資金均已入市投資。隨著近期新股供給提速,專業機構繼續保持資金流入態勢。
藺向光表示,在加大特色制度供給、穩步推進交易機制創新以及北交所指數、融資融券等制度或市場工具將盡快落地實施的基礎上,預計北交所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將大幅提升。
- 5-13· 乘風破浪魅力綻放 第十三屆光電子產業博覽會6月高光亮相
- 1-18· 乘風破浪 金彭電三創世界紀錄
- 11-5· 乘風破浪丨松松全國各云倉贏戰雙十一誓師大會強勢來襲!
- 9-10· 乘風破浪的資本 你需要一臺康鈴J3高性價比創富輕卡
- 7-6· 《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騰訊音樂見證姐姐們的“音樂成團路”
- 9-12· 現代物流市場大洗牌 江淮康鈴何以“乘風破浪”
- 9-12· 現代物流市場大洗牌 江淮康鈴何以“乘風破浪”
- 9-11· 現代物流市場大洗牌 江淮康鈴何以“乘風破浪”
- 9-11· 現代物流市場大洗牌 江淮康鈴何以“乘風破浪”
- 9-10· 現代物流市場大洗牌 江淮康鈴何以“乘風破浪”